【白內障術後的屈光狀態】老年性白內障術後屈光狀態對眼表的影響 |白內障術後屈光狀態及其變化的臨牀研究 |白內障術後屈光狀態與前房深度的研究 |

研究納入125例白內障患者145隻眼,患者年齡67.7±11.5歲。眼軸長度分為眼軸組AL<22.0 mm,眼軸組22.0 mm≤AL≤26.0 mm,眼軸組AL>26.0 mm。目標屈光度設定-0.5D,眼軸選擇計算公式,Hoffer Q (AL < 22.0 mm),SRK/T (22.0mm≤ AL ≤30.0 mm),Haigis (AL > 30.0 mm) 。

1) 術後2天,2周,1個月ACD4.16±0.59mm,4.32±0.52mm,4.31±0.53mm。術後2天和2周ACD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6),術後2周和1個月ACD相比無顯著差異(P=0.899)。這表明,透明角膜切口phaco+IOL植入手術,術後2周ACD基本(如圖1);

2) 術後屈光誤差,A組(ACD變化< 1.65mm)0.57±0.47 D,B組(ACD變化≥1.65mm)為-0.18±0.62 D,A組、B組屈光誤差分0.60±0.43 D,0.44±0.48 D。術後屈光誤差兩組間有顯著差異(P<0.001),術後屈光誤差兩組間微差異(P=0.049)(如表1)。這表明,術後ACD改變,屈光誤差於遠視漂移,術後ACD改變,屈光誤差於視漂移;

3) 術前ACD <2.66mmA組,術前ACD≥2.66mmB組,兩組術後ACD變化1.92±0.40mm,1.33±0.42mm,有顯著差異(P<0.001),兩組術後屈光誤差分-0.15±0.65 D,0.53±0.49 D,有顯著差異(P<0.001),兩組術後屈光誤差無顯著差異(如表2)。

▲表2. 兩組間術後前房深度改變,屈光誤差,屈光誤差

4) 術前AL <22.0mmA組,術前22.0mm≤AL≤26.0mmB組,術前AL>26.0mmC組,術後ACD變化2.12±0.37mm,1.59±0.44mm,1.33±0.49mm,術後屈光誤差分-0.55±0.66 D,0.19±0.47 D,0.77±0.53 D,術後屈光誤差分0.59±0.62 D,0.39±0.32 D,0.79±0.50 D,三組數值A組與B組,A組與C組有顯著差異(P<0.05,P<0.01),這表明,術後ACD改變術前ACD,AL相關(如表3);

▲表3. 眼軸分組術後前房深度改變,屈光誤差,屈光誤差

5)Pearson相關性分析,術後屈光誤差術前ACD呈線性、相關(r=0.541;P<0.001),術前AL呈線性、相關(r=0.574;P<0.001)。術後屈光誤差術後ACD改變,術後ACD改變/術前ACD,術後ACD改變/AL,LT/術前ACD呈線性、負相關(r=-0.642, -0.607, -0.698, -0.306;P<0.001)。術後屈光誤差術後ACD,LT無相關性(P>0.05)(如表4)。術後ACD改變術後屈光誤差負相關,這表明,術後ACD改變,屈光誤差於視漂移,AL術後屈光誤差相關,這表明,AL,屈光誤差於遠視漂移(如圖2);

6) Pearson相關性分析,術後ACD改變術前ACD呈線性、負相關(r=-0.707;P<0.001),術後屈光誤差AL呈線性、負相關(r=-0.428;P<0.001),術後ACD改變術後ACD呈線性、相關(r=0.368;P<0.001),LT/術前ACD呈線性、相關(r=0.674;P<0.001),LT術後ACD改變關性(P>0.05)(如表5)。

延伸閱讀…

白內障術後屈光狀態與前房深度的研究

白內障術後屈光狀態及其變化的臨牀研究-手機知網

  什麼有些內障患者手術後視力恢復得,有些恢復呢?這和患者本身發病程度有關係。眼科專家指出,白內障手術前,應該進行眼部檢查,看看是否有其他眼疾,是不是會影響白內障手術後視力恢復,這影響着內障手術否。

  有眼底疾病人手術是可以進行,但是術前醫生會和患者説術後視力恢復可能像無眼底疾病患者恢復得那麼,這需要病人體諒。

內障患者接受了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後,並於大功告成。隨訪觀察發現,白內障術後有些患者看,但看近如閲讀報紙時戴上光眼鏡;而有些患者手術後看近,但看如觀看演出時,戴上近視眼鏡。,內障手術後植入人工晶體像天然晶體那樣,具有同時看、看近調節能力。因此,患者施行了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術後,還需要進行科學合理驗光配鏡。

延伸閱讀…

老年性白內障術後屈光狀態對眼表的影響

前房深度:白內障術後屈光狀態的“預言家”

儘管如此,常有白內障術後配戴眼鏡患者前來諮詢“啥我配眼鏡戴得?”確,內障患者術後配鏡普通配鏡確實。不僅要求驗光師有嫺熟驗光技術,還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提出配鏡要求。此提出幾點建議供配鏡者參考。

1.如果患者施行是內障超聲乳化術,術後1~2個月嘗試進行驗光,瞭解當前屈光狀態。最佳配鏡時間術後3個月,此時手術切口完全癒合,達到一個屈光狀態。因此,配鏡會。

3.來説,大多數醫生會讓內障患者手術後視力接近一個正視狀態,即看時,而看閲讀時需配戴老光眼鏡。,有些醫生會患者保留100~200度視,這樣可以兼顧到距離視力和中距離視力,使患者能戴鏡情況下進行活動及閲讀。如果患者想獲得更佳視力,可以看近和看各配一副眼鏡。因此,手術前患者應實際工作、生活需要,告知醫生自己希望達到視力狀態。如看距離物體要求,醫生可通過植入相應度數人工晶體,使你達到完全正視狀態。如果需事近距離工作,醫生會植入相應度數人工晶體,你保留250~300度視,保證患者33~40米近距離閲讀。

4.如果是雙眼白內障,醫生做視力那隻眼內障手術,1~3個月後做另外一隻眼。患者可第二次手術後3個月再進行驗光配鏡,這樣有利於雙眼達到,配鏡效果。如果是單眼白內障或雙眼白內障有一隻眼白內障程度無需手術者,可通過配鏡,儘量減雙眼屈光度數差異,從而達到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