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射近視手術度數】近視雷射手術怎麼挑 |近視幾度可以做雷射矯正 |費用詳盡整理一次看懂 |
推開那扇門,看到書香氣質是眼科醫學中心副院長—蔡宜佑醫師,準備接受採訪團隊訪談,談及閒暇之餘喜歡進入書中世界蔡醫師,擅長白內障手術、角膜移植以及視雷射。
視雷射是美容手術一種,民眾可以自行考慮是否接受,主要目的是讓人得到美觀上、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沒有眼鏡負擔問題,並會改善眼睛,於眼睛內部疾病沒有治療效果,知道視雷射手術存在風險。
接受視雷射之前,民眾要知道兩個要點,即〝效果〞與〝安全〞,視度數或是散光度數人來做雷射,效果會,恢復上,危險性安全。度數雷射效果會一點,有殘留度數、或者視度數產生,其風險會。
我們角膜有韌度,接受雷射後,角膜韌度、結構會受到改變,手術方式改變會,民眾要在手術前尋求專業醫師,瞭解並選擇適合自己手術方法,避免對角膜造成多影響,術後保養照護不要〝視〞。
註:角膜厚度 550 micrometer(微米),0.5 mm 0.05 公分,尺 1 公分有 10 小格,1 小格裡一半, 0.05 公分
年紀影響老花眼,超過 40 歲以上建議雷射,視雷射是希望不要戴眼鏡,但如果有了老花眼,即便視消除看不用戴眼鏡,但看近是得戴老花眼鏡,無法達到需要戴眼鏡效果。
近視人會有個迷思,知道自己有老花眼,因為眼鏡拿起來可以看到了,這時蔡宜佑醫師會提醒病人,回想自己 20 歲時候,戴著眼鏡看看近看得到,但到了 40 歲後,會發覺東西看到,要拿起眼鏡才能看清楚,那老花現象。
做完雷射有點像眼鏡直接鑲眼球裡,戴著這副眼鏡,看近時候看不到,脱不下來,這時候得外加一副老花眼鏡,戴了老花眼鏡後,因為老花眼鏡是凸透鏡,會讓眼睛變大,看起來顯得好看。
「視」是台灣大多數民眾困擾,視力影響外,戴眼鏡,沈重鏡架耳朵、鼻樑 壓迫,造成許多感,導致經常性頭痛問題。國健署調查顯示,台灣成人視率 ,大學以上達85%,比例。而配戴眼鏡、隱形眼鏡外,選擇近視雷射方式, 近年成為熱門選項,但有人會擔心近視雷射安全性問題,以及視雷射手術中,該怎 麼選擇適合自己處理方式?
視雷射手術年齡 20-50 歲間能進行,醫師會評估患者眼睛是否進行雷射手術, 確認沒有近視以外眼部疾病,或是生理性結構符合手術要求,才能往下進行。
濰視眼科臨牀研究副理陳思如説,患者想進行雷射,流程説外,是術前檢查 ,有16項儀器進行,像是眼睛做一次健檢。檢查內容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是 生理結構條件,第二是眼科疾病檢查。
醫師説,若術前評估許可,有需求可以視雷射,但建議20-40歲適合。
生理結構條件有 3 個主要指標,角膜厚度、瞳孔大小視度數,三者環環相扣,陳思如表示: 「雷射手術角膜位置進行手術,調整角膜結構,讓光線進入眼底成像時能聚焦位置 ,因此需要評估患者角膜厚度是否足夠,雷射手術會建議角膜厚度280㎛以上,而提高手術 安全性,醫師會建議多一些,300㎛以上安全。」同時,陳思如也説,瞳孔、度數 患者,在手術時需要切掉角膜多,因此測量時,需要角膜才能進行雷射矯正。
「現在發性青光眼病患很多!」陳思如表示,因為眼習慣、重度使用3C,所以這些想進 行近視雷射患者,有比例民眾檢查出其他問題。「醫師進行過檢查後,會篩選掉部 適合近視雷射患者,濰視眼科例,採用嚴格評估標準,篩選後適合做執行手術患者 只有5成。」於重視患者眼睛視力安全性醫師來説,會寧願將術前規格標準拉到,對 患者才有保障。
視雷射手術可是否有製作角膜瓣(手術過程中切開一層角膜)或是角膜切除深度來區 分。有製作角膜瓣優點事後恢復、疼痛感,但傷口切面癒合,未來運動、搬重物或撞 擊下,有角膜瓣易位併發症風;而製作角膜瓣手術,雖然術後復原期,但因傷口癒 合情形,後續眼部問題風險;切除深度部分,主流手術切除角膜深依序為:Smart transPRK手術,其次是飛秒無刀雷射LASIK,而全飛秒無刀雷射ReLEx-smile或Smile層,切除 深度會影響術後角膜剩餘厚度,保留者角膜結構會。
提出來討論,視雷射併發症,包含乾眼、夜晚眩光、角膜感染造成失明,有度數反彈問題。但呂文説,其實高度視(600度以上)人,整個眼睛結構、角膜程度程度,會沒有近視、或是視度數人,做手術時候,效果會一點、保養會困難。
新莊大學眼科院長陳威霖則説,其實願意來花錢來做手術人,是戴隱形眼鏡戴到淚腺分泌,眼睛本來乾情況下才來。在手術後確會有一段時間眼睛乾,但來説是會恢復,但於本來乾人來説,還是會乾,並不是手術後遺症造成。
而眩光問題,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説,每個人眩光程度,有些人可能本來有夜晚眩光問題,有些人手術後會有眩光,主要還是看自己度數到什麼程度。
陳威霖笑笑説,角膜感染確是大多數人擔心問題,但如果談機率,10萬分之1,非常少,「不過接下來會擔心,自己會會那一個?但我覺得這個人考量,如果你來説,生活,那我覺得不用一個不太可能發生事情擔心,如果生活上可以接受,那不用去做手術。」
度數反彈問題,陳威霖則説,確會有少部分人產生,「但眼科醫師應該要可以處理第二次雷射手術,因為角膜是複雜,每個人角膜,所以可能會因為手術沒有到位而產生反彈,但之後只要進行一次處理,基本上可以解決問題,需要。」
因為雷射手術是角膜表面施作,雷射調整角膜弧度,讓度數達到,所以角膜、厚度,所以目前衞福部是規定18歲以上才可以做雷射手術。呂大文提到,他建議20歲以上做,因為度數,做了才有,前期戴眼鏡矯正主。
另外,呂大文提醒,因為近視雷射會改變角膜弧度,導致眼壓降低,影響青光眼判斷,所以做之前要做全面性眼睛檢查,如果得了青光眼,合做雷射手術,但白內障、飛蚊症疾病關係。
台灣視人口比率足以傲視全球,每100人當中有85人視患者,加上於種族、遺傳、環境多方面影響,台灣高度視(600800度以上)人口比率佔了視人口三分之一。
視是可以預防,千萬不要等到近視了醫,近視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能徹底根除,治療效果是。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國內近視成因而言,環境因子才是主因,建議方法讓七歲前小孩,多看、看近;培養孩子「見」、減少「短視」,視才不會變成孩子與父母揮之不去夢魘。
延伸閱讀…
嬰兒出生時,於眼球發育完全,因此眼軸,此時屈光狀態大部分遠視。而六歲時,兒童眼軸達大人標準,此時屈光狀態大部分正視,沒有度數。這個過程我們稱為「視化」。視化過程讓眼球軸度增長,而達到正視後停止增長,然而,有些人眼軸沒能及時停止增長,造成眼球過長,或是水晶體、角膜曲度過,形成視。
整個社會生活型態競爭,加上台灣先天地人,生活空間,而為人父母者輸人輸陣心理趨使下,讓孩子們學齡前提早學習,小孩這影響視力發育階段,提早暴露近距離用眼環境下,那麼眼球生理變化下,適應「時間、近距離」使用,眼軸會增長,視會提早發生。倘若發生近視年齡,眼球發育分佈受到了破壞,這種眼軸增長,臨牀上是可逆變化,即是我們所稱「真性視」,若小學階段沒有改善引起近視多重因子,後每年約增加75100度(眼軸每增長1mm,視增加250度),如此,後視度數多可想而知。
視是可以預防,千萬不要等到近視了醫,近視藥物治療,只能治標、不能徹底根除,治療效果是。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國內近視成因而言,環境因子才是主因,建議方法讓七歲前小孩,多看、看近;培養孩子「見」、減少「短視」,視才不會變成孩子與父母揮之不去夢魘。
台灣視人口比率足以傲視全球,每100人當中有85人視患者,加上於種族、遺傳、環境多方面影響,台灣高度視(600800度以上)人口比率佔了視人口三分之一。許多高度近視患者,他們做雷射近視手術不僅是愛美的因素,有多考量。高度視者眼球系統產生病變,醫學上稱「病理性視」,視度數深代表眼球得,説高度視是一種眼球老化疾病。眼球老化會有哪些病症呢?基本上只要是老人家老化狀況,高度近視人有可能會提早罹患,不可,以下介紹可能引起病變如下:
內障是一種老人家特有疾病,若患有高度近視人,年時得到內障機會。內障代表了眼睛裡水晶體老化,失去彈性,造成硬化,這會影響我們看近物所需要調節力,説高度近視患者,老花會提早來到,看不見,看不清楚了。眾會認為視度數深可以抵消老花,然而這並適用於高度視上,視人開始會覺得戴了眼鏡看書報,覺得有困難,要拿一些才看得,這表示老花眼形成了。等到水晶體,不僅看不清楚了。而且隨著白內障,水晶體加厚,使得眼球聚光力加強,這時病患往往表現出近視加深現象。臨牀上有病患兩年前兩眼度數是800度,但是最近一眼,結果檢查後發現原來那隻眼睛內障,而視度數加深到1000度了。因此,高度視是否形成內障,往往可以藉由老花眼發生視為臨牀上先期表徵,而觀察高度近視白內障有無日益加深,可以驗光檢查看視力是否退步來評估外,可以觀察視度數有無日益加深來做評估方法。
視雷射手術,
眼科醫師第一人
近視手術近年來放眼盡是眼鏡族台灣社會竄起,成為眼科醫學領域中熱門治療項目之一,但有患者疑惑:如果安全可靠,為何看病眼科醫師個個是戴著眼鏡,做近視手術呢?
古時神農嚐百草,身試藥。身為眼科醫師,我動過雷射屈光矯術,做手術並想個「活廣告」,而是確實有適應症上需要,多年前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碩士時,於該校附設醫院眼耳中心修習近視開刀手術,鑽研當時實驗階段準分子雷射角膜層狀切開屈光手術(LASIK),年餘觀察,這項治療充分產生信心後,美國老師、知名眼科醫師亞瑟(AZAR)執術,將原本右眼高達600度視,矯正成為預期100度左右。
時候因為喜歡躺牀上讀書,閲讀習慣加上光源運用,造成左眼100度視,但右眼有600多度視,兩眼視,看東西缺乏感,會偏頭痛,接受雷射手術後,解決了我兩眼視差困擾。
然而你會,為何我平日行醫是架著一副眼鏡,是佯裝斯文嗎?其實,我動雷射手術是瞭解決視問題,而預留100度視度數,是考慮來年老「遠視」,可以「」過來,如此年紀了有老花眼時,視力會。
因為有了這樣親身嘗試雷射屈光矯術切身經驗,讓我視雷射手術有信心,懂得將心心,執術。要提醒想動近視手術患者們,不論計畫採行哪一種手術方式,要醫師詳細討論,瞭解手術操作、效果及可能發生副作用,仔細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接受這項治療。
什麼樣條件適合接受視雷射手術呢?來説,因為每個人情況有所差異,因此雷射手術前,做過檢查,你醫師諮詢,專業眼科醫師評估你是否適合做雷射治療手術。
基本上,只要有近視人可以接受視雷射手術;但若視度數,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作息,需要矯正。因此,100度1500度,是2000度以上視患者,只要角膜厚度夠,且無乾眼症狀或眼疾,可以近視手術來矯視。
另外,因為做了近視手術後可以不用戴眼鏡,個人而言不但可以拋去眼鏡束縛,可以提升生活品質。而幾年視雷射風行,有些人因應職務上需要而選擇近視雷射手術,例如軍警人員、服務行業、運動員,還有些國家鼓勵國軍接受雷射手術呢!另外,有些人是因為配戴隱形眼鏡有困難,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有些是不想戴眼鏡而手術。無論動機為何,請參考下列條件,並讓眼科醫師作檢查及諮詢,確保得到最佳手術效果。
適合近視手術人
願意承擔風險者:可能會術後產生無法避免併發症(機率),例如散光、眩光、角膜浸潤現象、角膜,而且視雷射手術長期影響目前未知。
會生涯造成衝擊者:高度視、散光、瞳孔者,可能做完近視雷射手術後,夜間視力品質會有些影響,所以事夜間工作、手術者,術前應醫生充分討論職業上需求。
經濟狀況:這是項完全自費手術,依個人度數及手術方法,市價37萬元,而且可能連術前檢查、術後追蹤門診費有健保補助。
患有或正在服用部分藥物:會影響傷口癒合疾病或藥物,例如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愛滋病。
事碰撞運動:例如拳擊、摔角可能傷害到眼睛運動。
年齡20歲以下:因為眼睛組織發育,矯正後度數會產生變化。
度數,持續增加中者:一年內如近視增加超過50度,屬近視度數者,應先控制視度數增加,後手術。
懷孕者:孕婦接受視雷射手術。
感染以下疾病者做近視雷射手術:
█ 眼部性疹病毒
█ 青光眼或疑似青光眼
█ 眼部發炎疾病,例如葡萄膜炎、虹彩炎
█ 眼睛受過傷
█ 圓錐角膜
另外,以下情況要請醫生詳細評估可能風險:
█ 眼瞼炎:可能增加感染或發炎機會。
█ 瞳孔:較產生眩光、光暈及畏光後遺症。
█ 角膜:屈光手術是改變角膜弧度來達到目的,角膜會有失明風險。
█ 動過屈光手術者:醫生評估後,考慮追加第二次手術及安全。
█ 嚴重乾眼症且合併角膜病變,可能會影響角膜復原。
█ 兔眼(眼症)。
█ 有活躍性或復發性眼疾。
█ 影響傷口癒合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 眼瞼會影響角膜上皮再生者,如睫毛倒插、眼瞼內翻、眼瞼外翻、顏面神經麻痺。
傳統近視正法是靠有框眼鏡或隱形眼鏡,但是有框眼鏡不但而且,無論是打球、運動或游泳,而隱形眼鏡是導致感染或過敏情形。近視手術隱形眼鏡差不多時期發明,近視手術是所謂鑽石刀切割術(Radia Keratotomy,簡稱RK),蘇聯眼科醫師開始大量臨牀運,後美國及全世界流行。於主要鑽石刀來切割角膜,加上效果,安全性,因此接受度,其對象主要是低度數視矯主,高度數視效果。
1964年後一、二十年演進,這一類統稱層狀角膜手術「凍式」到「非冷凍式」,「手動式」改良成「自動式」,後結合了準分子雷射精確性,而成為現代近視手術主流──「雷射原位層狀角膜重塑術」(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簡稱LASIK)。主要是運用精確度「準分子雷射」來改變角膜弧度。這類手術可追溯15年前,美國醫師卓克爾(Trokel)人運用IBM公司發明用以切割晶片「準分子雷射」於眼角膜上,開啟了近代雷射近視手術先河。美國衞生署(FDA)六年多臨牀評估,終於1995年開放了常規使用,台灣1999年7月全面開放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及個人開業醫師合法使用。
至於目前視雷射手術是「飛秒無刀手術」(IntraLASIK),是過去20年間雷射科學發展起來新工具之一,亞米德.齊威爾 ,雷射技術研究基本化學反應,獲頒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
此外,水晶體手術或眼內隱形眼鏡植入具備矯正度數效果。近視手術之種類多,其演變各有其歷史淵源,每種手術有其優缺點,需評估患者狀況給予建議。茲見視雷射手術介紹羅列如下:
延伸閱讀…
直接雷射照射角膜表面,組織氧化,,一眼手術時間5分鐘。因為它同時角膜前面表皮層及鮑曼氏層切除,故術後傷口復原,3、4天,並需戴上隱形眼鏡來降低,且若切除過多組織,留下疤痕,故建議使用800度以下中低度數。
由PRK改良而來,自動層狀角膜整形術(ALK)所用角膜切刀,將角膜表面表皮層及鮑曼氏層掀起形成俑膜瓣,雷射切削下面角膜基質層。它具有恢復(術後只有46時),效果(術後第二天可視力,可上班工作),矯正度數高(可達1000多度)且會留疤痕。而手術時間有510分鐘而已。
LASEKLASIK及PRK之改良版,手術方法是使用酒精浸敷角膜40秒,使角膜上皮基質鬆開,器械將角膜上皮輕輕掀起來,施行準分子雷射後,角膜上皮覆蓋回去,然後裝戴透氧保護膜片;七天後新生上皮會取代表皮層,視力恢復。
LASEK是近視1000度以下,且角膜厚度不夠而無法施行LASIK手術患者,醫師會建議採用此方法。
Epi-LASIK新一代改良型表面手術,它像PRK直接削除角膜上皮層,像LASEK酒精傷害到角膜表皮層,而是利用鈍刀片切割一個,包含角膜間質層上皮瓣。
Epi-LASIK發展初期,因為確定切割層是不是,角膜表皮沾角膜上,變數可能會多。然而累積臨牀驗後發現,不管任何眼睛上它可以地分離表皮層(包含基底層),它表皮瓣,很復位。術後結果,不管病患性,復原時間或是視力上。
Epi-LASIK手術後試圖留下角膜表皮層,而它表皮層保留LASEK,因此可能成為幾種表面手術中大眾接受術式。然而Epi-LASIK術後會,視力復原一些。不過,Epi-LASIK和PRK,術後視力有優於LASIK潛能。
IntraLASIK是無刀雷射稱為飛秒雷射,為目前衞生署核准的無刀近視雷射手術。係利用外雷射通過光爆破方式,進行角膜瓣切割,過程中會傳遞或產生衝擊波影響周邊組織,安全、併發症、無動刀壓力,復原速度快,適用於角膜以及瞳孔過或是眼睛太小,無法施行傳統LASIK手術患者。於過去傳統LASIK雷射手術,IntraLASIK即是「雷射」來取代刀片,全程電腦操控不用手術刀,頭髮徑要10微米雷射光點,眼角膜上打出氣泡,這些氣泡連成線,製造出緻無皺褶角膜瓣,過去板層刀切開角膜方式,可提高精準度,所使用撐眼器傳統小很多,於瞇瞇眼小眼患者而言,剪開眼皮,承受額外眼部。
利用前導波檢查出像數據,配合新型準分子雷射對屈光患者手術,能夠幫助術後視力標準提升及視覺品質改善;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臨牀教授John A. Vukich引用美國海軍醫院臨牀數據,指出前導波雷射近視手術對術後夜間眩光、夜間視力降低改善於傳統雷射近視手術顯著。這個結果,於很多害怕雷射手術導致夜視力而影響行車安全視族而言是個福音。
Conventional Lasik 案例分享
林小姐
年齡:27歲
職業:事編輯工作
病史:兩眼高度視,配戴普通眼鏡,兩眼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0.01(0.6/-12.50 -2.00×170)
左眼視力 0.01(0.6/-13.00 -2.00×180)
林小姐是典型高度近視病患,於工作所需要時間眼,她戴隱形眼鏡時間多,是鏡框式眼鏡主,但是時間戴著眼鏡工作,感到偏頭痛、眼睛疲勞不。
詳細度數測量以及串術前檢查,發現她視度數達1200度左右,合併散光整體度數達1500度!為了手術安全,多次確認角膜厚度夠,並且沒有圓錐角膜疑慮,我她安排了LASIK手術。她手術後恢復狀況,一週裸視度數如下:
右眼視力 0.6(0.7/-0.5 -0.5×177)
左眼視力 0.7(0.8/-0.25 -0.25×165)
手術四星期後兩眼裸視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0.7 [ph=0.8](0.8/+0.25 -0.50×55)
左眼視力 0.8 [ph=0.8](0.8/plano -1.00×62)
手術過程,事前告知過她視力可能無法達到1.0,若是她覺得會看不清楚、滿意,可以在手術後六個月做前導波雷射手術,視力有空間。
術後林小姐滿意了,可以拋開眼鏡,視力比術前來,她不想做前導波治療,不過我是建議她,如果視力想要,過六個月左右時間是可以做前導波治療,達到視力。
雷射視度數六個月後趨於,傳統雷射手術可消除掉階相差90%以上,因此大多數病患滿意,不過,對某些瞳孔、夜間視力病人,可考慮加做前導波消除掉階相差。
IR Fourier Wavefront Lasik 案例分享
劉先生
年齡:34歲
職業:事健身教練
病史:兩眼高度視,配戴隱形眼鏡,兩眼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0.05(0.8/-9.0 -2.25×176)
左眼視力 0.05(0.8/-8.75 -2.00×166)
沒有戴眼鏡時候,劉先生眼前常霧茫茫一片,早上起來時,連眼鏡要摸半天找到,,工作時候需要配戴隱形眼鏡,戴了幾時後,發現眼睛紅腫刺痛,儘管知道無法配戴下去,但是工作讓他要配戴下去,只得勉強自己戴上隱形眼鏡,下來眼睛負擔,於是到診所希望藉由近視手術,解決他。詳細度數測量以及串術前檢查,我們決定他做LASIK雷射屈光手術,加上前導波,讓他視力品質。手術後隔天裸視度數如下:
右眼視力 0.8(0.8/-0.75 -0.5×168)
左眼視力 0.8 (0.9/-1.0 -0.25×160)
手術一星期後兩眼裸視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1.0(1.0/-0.5 -0.5×177)
左眼視力 1.0(1.0/-0.25 -0.25×165)
現在,他早上起牀需要急著找眼鏡,不用強忍不一整天戴著隱形眼鏡,回診時他笑容滿面表示,開心這樣生活,摘掉眼鏡,運動健身起來得心應手,呢!
雷射視度數六個月後趨於,除非病患本身度數持續變化,或有其他眼疾,否則度數會再有變化,因此這次,劉先生可以徹底擺脱掉眼鏡,輕盈投入他健身事業囉!
Epi-Lasik 案例分享
王小姐
年齡:28歲
職業:美容專櫃小姐
病史:兩眼高度視,配戴隱形眼鏡,兩眼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0.04(0.8/-9.5 -2.00×172)
左眼視力 0.04(0.8/-10.0 -2.50×166)
王小姐因為工作關係期配戴隱形眼鏡,一整天工作下來,覺得眼睛乾,術前檢查後,發現王小姐角膜厚度不夠,因為雷射術後,除去角膜瓣厚度外,角膜厚度於 250μm厚度,預防術後圓錐角膜發生。高度近視病患身上,沒有足夠角膜厚度空間可用完全矯正近視及散光。我建議她選擇Epi-LASIK,能免去角膜瓣切割,因此多出許多雷射光切割治療空間,適合角膜厚度病患。
手術一星期後兩眼裸視視力如下:
右眼視力 1.0(1.0×-0.25/-0.25×171)
左眼視力 1.0(1.0×-0.5/-0.7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