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造影時間】什麼時候需要做眼底血管造影 |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 |什麼是眼底血管造影 |

0 0
Read Time:31 Second

台商回台居家檢疫突然左眼看不見,送急診檢疫期,醫師要求完成檢疫手術。病人擔心失明轉而求助台中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周兆峯醫師直接收住專責病房,順利手術保住視力。病人感謝醫師仁心及醫院團隊協助,捐贈20萬元善款,讓愛循環,協助多需要幫助病人。

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蔡顯揚致力於眼球黃斑部病變治療與研究超過四十年,造福許多眼疾病人,視病猶親態度堪稱典範。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九日舉辦第七十二屆醫師節慶祝大會,會中頒發「台灣醫療獎」表彰蔡顯揚副院長台灣眼科醫療卓越貢獻。

眼底血管造影是熒光染料靜脈(多肘靜脈)注入人體後,使用熒光染料對應激發光源照射眼底,同時濾光片獲取發射光譜內熒光,將眼底血管形態及其灌注過程記錄下來過程,是瞭解眼底血管及其供養組織形態和功能信息手段。

熒光染料,分為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血管造影(ICGA)兩種。

④圖像解讀:主要包括熒光及動態變化。熒光異常指於生理情況熒光,包括熒光和熒光。動態變化主要關注早期血流動力學變化及熒光造影時期變化情況。

③造影過程及分期:吲哚菁0.25~0.5mg/kg劑量溶於2~3ml注射用水內,檢查時5秒之內注入肘前靜脈,同時計時。ICGA顯示脈絡膜血管迴流過程十分迅速,早期需要錄像才能較捕捉整個過程。ICGA造影時長30分鐘,造影時間3個時期:早期(5分鐘內),中期(5~20分鐘)和晚期(20分鐘後),碘或貝殼類食物過敏者禁忌本檢查。目前FFAICGA可進行。

延伸閱讀…

螢光眼底血管攝影檢查- 衞教文章- 最新消息- 眼科部

什麼是眼底血管造影?

“年度大夫”是大夫在線數千萬患者醫經歷,綜合計算評選出來患者心中認可“大夫”。

評選維度包括:醫生大夫平台服務量、服務深度、回覆及時性、回覆意度,以及患者診後口碑評價,用以體現醫生服務質量,及患者醫生服務認可信賴。

延伸閱讀…

第十四章‧眼底螢光血管造影

什麼時候需要做眼底血管造影?

眼部組織結構精細、功能複雜、病變,這眼病診斷、治療、研究方面帶來了困難,所以臨牀上眼病誤診、誤治病例時有發生。眼病及併發症往往因為未及時、診斷和治療而導致視功能損害致盲,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痛苦、社會增加負擔。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眼科各種儀器設備創新發明,給眼科醫師診斷眼部疾病和患者帶來了福音,這些眼科檢查有義?這是大家想瞭解,現一一介紹。

①透見熒光:稱窗樣缺損。造影早期出現,造影過程中其大小形態不變,亮度隨背景熒光增強而增強、消退而消退。見於各種原因引起色素上皮萎縮、先天性色素上皮色素減少。

Happy
Happy
0 %
Sad
Sad
0 %
Excited
Excited
0 %
Sleepy
Sleepy
0 %
Angry
Angry
0 %
Surprise
Surprise
0 %